衛教資訊

衛教資訊

HEALTH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

翻轉骨折微創手術之誤解

治療骨折的目的在於減少疼痛及恢復肢體外觀及功能,使恢復到原來日常生活的功能。最早骨折時使用如木棍、竹片、樹枝等就地取材物品進行骨折固定。近年來台灣將鎖定式加壓型骨板組Locking plate觀念與技術引進,自此骨折治療有劃時代的改變。

傳統手術治療為「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(ORIF)」,必須切開皮膚、避開神經血管、拉開肌肉、甚至破壞骨膜,達成解剖形狀的復位,也就是要人體拼圖到和原本骨頭一模一樣,然後釘上內固定物,傳統骨釘骨板就是如此作法。雖然術後呈現出來的X光會回覆到原始正常的骨頭排列,但這將會使病患留下長長的傷口與軟組織破壞,如果過度破壞甚至會影響骨折癒合。而隨著X光透視機的引入與骨材設計改進,手術技術進步到「閉鎖復位及內固定(CRIF)」的手術治療,也就是現今常聽到的「骨科微創手術」。此手術方式是不將骨折處全傷口切開,而是透過X光機的輔助確認骨折復位之後,再由外「經皮」打入骨釘做內固定處理,術後就只會留下打入骨釘部位的傷口,其好處是減少傷口的疼痛、傷口較小、局部骨膜軟組織破壞少使骨折癒合較快且降低感染的發生。

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骨科廖振焜醫師表示,本院骨折微創手術的治療為固定遠端和近端之骨頭,減少軟組織的刺激,使軟組織和骨頭切面能夠加速其癒合的時間。常常會有病患及家屬覺得納悶:「為什麼術後X光看起來並沒有回覆到原本完好的骨頭狀況」,甚至懷疑手術不成功等誤解!但其實此微創手術可以讓骨頭馬上得到合適的固定,而骨板本身輕薄服貼關節,降低對軟組織的刺激。但並不是每種骨折固定都適用骨折微創手術(如開放性骨折),還是需與醫師討論評估後決定適合的手術方式。